气相色谱仪的选择指南
气相色谱仪是一种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和检测技术,对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实验室仪器。以下是泰特介绍气相色谱仪的选择指南:
一、明确使用需求
在选择气相色谱仪之前,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使用需求,包括分析的物质种类、分析的目的(如定量分析、定性分析或两者兼有)、分析精度要求等。不同的使用需求会影响气相色谱仪的配置和选择。
二、选择仪器主机
仪器主机是气相色谱仪的主体,是各个功能的载体。在型式上主要有两种:
1. 单元组合型式:这种型式组合方便,维修方便,功能扩展也方便,例如可以加装新的检测器或者新的进样部件等。
2. 整体型式:造型美观,安装使用方便,但不易扩展功能。
在选用时,通常是以单元组合型为首选。
三、选择合适的检测器
气相色谱仪常用的检测器有多种,根据需要检测的物质种类选择合适的检测器至关重要。常用的检测器及其特点如下:
1. 热导检测器(TCD):通用型检测器,对所有与载气热导系数不同的物质均有响应,但灵敏度不高,一般只能检测百分含量的物质,对于ppm或ppb级别的痕量物质无法检测。常用在惰性气体的检测上。
2.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(FID):对有机化合物(C/H化合物)有响应,对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响应比较弱。一般可以做到ppm级别的检测,是目前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种检测器。
3. 电子捕获检测器(ECD):专用型检测器,对电负性强的物质极为灵敏。一般用在检测含有氟氯溴碘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的检测上,可以做到ppb级别的检测。常用在有机氯农药残留和CHCl3、四氯化碳的检测上。
4. 火焰光度检测器(FPD):专用型检测器,对硫、磷化合物有明显响应。检测级别介于ppm与ppb之间,灵敏度一般。常用在有机磷农药残留和硫化氢、二氧化硫的检测中。
5. 氮磷检测器(TSD/NPD):专用型检测器,可检测含有氮、磷元素的化合物。比较灵敏,检测级别介于ppm与ppb之间。但不太常用,维护较麻烦。
四、考虑进样系统
进样系统是样品进入气相色谱仪的地方,也是用来汽化样品的场所。常见的进样系统有毛细注样器、填充注样器、顶空进样、热解析进样和阀进样等。根据分析的物质种类和进样需求选择合适的进样系统。
五、选择气源
气相色谱仪的气源按照用途可以分为载气、燃气、助燃气和驱动气。不同的检测器需要配置不同的气源。例如:
1. FID:需要配载气(如氮气)、燃气(如氢气)和助燃气(如空气)。
2. TCD:需要配载气(如氢气或氦气)。
3. ECD:需要配载气(如氮气)。
4. FPD和TSD:与FID一样。
在选择气源时,要确保气体的纯度和质量,以保证气相色谱仪的正常运行和准确分析。
六、考虑其他因素
除了以上几个关键因素外,在选择气相色谱仪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,如仪器的自动化程度、计算机化程度、使用寿命、维护成本等。这些因素会影响仪器的使用体验和长期效益。
综上所述,选择气相色谱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,包括使用需求、仪器主机型式、检测器类型、进样系统、气源以及其他因素等。通过全面考虑和权衡这些因素,可以选择出最适合自己使用需求的气相色谱仪。